智慧×人文| 2025数码人文与AI跨域探索论坛登场

  • 2025-11-20
  • mhydh

    本校于114年11月18-19日由星云大师数码人文研究发展中心、佛光大学人文暨社会科学学院、历史学系合办学术论坛,为了迎接生成式AI对台湾高等教育带来的挑战和机遇,邀请国内历史学界、图书资讯学界方面的专家学者,以及佛光山长期从事佛教经典数码化及翻译工作的法师们共聚一堂,相与研讨,两日共累计校内外师生百馀人次到场热情参与。
    首日开幕式前由本校释觉冠法师率领佛教学院筝乐团演出,古筝琴声配合人声朗诵,传达学子们对星云大师护持校务的怀想。开幕式由曾淑贤主任主持,赵涵㨗校长及佛光山文教基金会执行长如常法师致词。赵校长除了表示热烈欢迎来宾莅临之意以外,特别强调本校各院系课程即将于明年全面融入AI,因此在此时此刻举办此一论坛适逢其会,因缘俱足。如常法师针对本次论坛主题「智慧」一词,说明「智慧」的对立面为「烦恼」,期待论坛讨论的结果能让人不起烦恼,大家共同追求智慧。曾主任亦借此一机会宣布中心研发进度,刻正进行中的大师文物数码平台将在明年正式上线,请大家拭目以待。
    本次论坛共有三场专题演讲,七场教研心得发表。首日的专题演讲由中央研究院邢义田院士开场。邢院士回顾人类历史的发展,提出工业革命及其进程,究竟是带来进步抑或是加速毁灭的问题。而今日的AI技术尚不能解决人类自我意识、创意、情感/情绪的测量问题,乃至于人类独有的道德与价值判断,无法由此建立模型,AI也就无法因学习和算力之加持而取代人脑。一旦AI能克服这些难题,说不定就是人类灭亡之日,因为AI几乎可以完全取代人类。其次由妙书法师代表永本法师报告《佛光大藏经》的数码化历程,佛光山经过将近半世纪的不懈努力,将《大藏经》中的16藏整理完成9藏,接着推出电子版、手机APP,乃至于AI智能解经,目的都在于加强佛法的数码传播,如星云大师所言使「人人能读,读而易解,解而能信,信而易行」,推广现代化的人间佛教。继而由三位学者专家报告,分别是淡江大学资讯与图书馆学系林信成教授分享其结合数码策展与地方创生的经验,如何开创大淡北地区的原宇宙虚拟空间;国立政治大学图书资讯与档案学研究所所长陈志铭特聘教授谈多模态检索增强生成(MRAG)的原理,以及大型多模态模型(LMMs)于数码人文之应用,如文本自动标注和宗教图像(十王图)标注与分析;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陈淑君副研究员介绍过去十年间国际上四种不同类型的链结资料(linked data)在数码人文领域的发展与应用。
    接续前一日人文与科技的深度对话,次日的专题演讲由国立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李卓颖院长起始,分享其课堂上实际运用生成式AI协助历史研究与小说创作的教学经验。对于目前方兴未艾的AI浪潮,李院长认为准确提出问题、甄别AI建议、AI协作策略等学科能力依然是我们能否让生成式AI发挥效益的关键。这种基于学科训练而来的能力不是为了帮AI的功能加值而已,而是让AI发挥效能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继而由佛光山人间佛教研究院副院长妙光法师谈《佛光大辞典》英译计画的数码实践。透过人工智能的加持,成就了世界唯一中英对照的《佛光大辞典》,建构出人间佛教多语语料库,成为众人惊叹之综合性知识图谱(knowledge graph)。紧接着三场报告皆为本校教师之教学实践分享,分别是朱浩毅主任以《汉书》「十志」为例说明生成式AI所产生的「幻觉」(虚假不实资讯);庄濠宾助理教授以历史学系的台湾史课程为例,关注学生使用数码人文工具协助书写产生的各项问题;戴荣冠助理教授则是在课堂上具体运用各种数码人文工具,如SNA社会关系网络图、Corpro文本分析工具、DocuGIS2可视化地图等等,深化学生对星云大师人间佛教思想之理解。两日议程最后在朱主任主持的综合座谈中圆满闭幕,曾主任亦代表本次论坛特别感谢佛教学系同学在各项会务上的全力协助。会后由历史学系庄濠宾老师带领与会学者进行文化参访,探索本地的鳗苗产业,为本次论坛除了探讨AI之外,留下了更有温度的人间滋味。
这是一张图片大合照
这是一张图片开幕式贵宾致词:佛光大学 赵涵㨗校长、佛光山文教基金会执行长 如常法师、星云大师数码人文研究中心 曾淑贤主任
这是一张图片佛光大学佛学院筝乐团演出
这是一张图片专题演讲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邢义田院士  讲题:「AI与历史学研究:回顾与前瞻」
这是一张图片专题演讲二:佛光山电子大藏经主任 永本法师(妙书法师代为宣读)   讲题:「佛教经典数码化之进程---以佛光大藏经为例」
这是一张图片演讲一:淡江大学资讯与图书馆学系 林信成教授  讲题:「地方知识与群体智慧的数码实践与跨域创新」
这是一张图片演讲二:政治大学图书资讯与档案学研究所 陈志铭特聘教授 讲题:「多模态检索增强生成于数码人文研究应用」
这是一张图片演讲三: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陈淑君副研究员  讲题:「语意骨干:链结资料如何串连人文知识、赋能人工智能」
这是一张图片专题演讲三:清华大学人文社会学院 李卓颖院长   讲题:「历史学与生成式AI的遭遇」
这是一张图片演讲四:佛光山人间佛教研究院副院长 妙光法师   讲题:「《佛光大辞典》英译计画的数码策略」
这是一张图片演讲五:佛光大学历史学系 朱浩毅主任   讲题:「生成式AI「幻觉」与《汉书》「十志」研究」这是一张图片演讲六:佛光大学历史学系 庄濠宾助理教授   讲题:「数码人文在台湾大众史学的应用-以佛光大学历史学系为考察对象」
这是一张图片演讲七:佛光大学人文暨社会科学学院 戴荣冠助理教授   讲题:「结合AI与数码人文的人间佛教课堂实验」
这是一张图片综合座谈与闭幕
这是一张图片文化参访